奥司他韦失宠,马巴洛沙韦取而代之,流感药物市场发生巨变!每年流感季节到来的时候,医院发热门诊总是爆满,药店抗流感药物的货架上也摆满了焦急又急切的人们。在此过程中,抗流感药物成为人们手中的救命稻草。奥司他韦和马巴洛沙韦的市场表现则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景象。前者在市场上逐渐失去人气,而后者则在迅速增加。过去,奥司他韦凭借先发优势成为抗流感市场的主导药物,成为公众应对流感的首选药物。每当流感季节临近,人们就会抢购奥司他韦,药店常常缺货。不过,奥司他韦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热议,市场也逐渐降温。与此同时,马巴洛沙韦迅速走红市场,销量供不应求,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它很可能取代奥司他韦成为新的抗流感霸主。这些冷热变化反映了抗流感药物市场的重大变化,也体现了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自上市以来,奥司他韦在流感治疗领域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1997年,罗氏制药成功开发出奥司他韦,并于1999年在美国首次注册用于医疗用途,商品名为达菲。 2002年获准在国内上市。2006年,东光药业获得西奥司他韦专利授权,开始本土化规模化生产。 2016-2019年流感病毒季节,科威出现爆发式增长,一度占据国内奥司他韦近90%的市场份额。数据显示,2019年,奥司他韦在我国公立医疗机构和城市医疗机构的销售总额药品零售额突破65亿元。每到流感季节,奥司他韦都会被消费者抢购,药店经常缺货,可见其受欢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