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后,周文(化名)就要合作了。然而,随着婚礼的临近,高涨的金价让他陷入了困境。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用“金银”首饰代替“三金”。今年8月,武汉市民陶女士有准婆婆给的8万元“硬件”预算,但他还没有购买。眼看着金价上涨,他现在打算用家里的80克老金去铁匠铺制作适合日常佩戴的首饰。近几日,由于国际金价持续上涨,不少珠宝首饰品牌的纯金首饰价格已突破1200元/克。对于很多准备结婚的年轻人来说,金价的“攀登”抓住了他们的心。原本用于购买“三金”或“硬件”的预算大幅超出预算,这迫使不少新人调整计划:有的转向“置换”,有的选择“抢购”。在武汉经营铁匠铺10多年的牛先生发现,国庆节过后,很多珠宝店的客流量明显下降,但铁匠铺的生意却好转。越来越多的买家倾向于使用“打金”,而不是购买成品黄金首饰。10月14日,周文走进一家金银加工店。 武汉大智路上有一条重约29克的旧银手镯。这只银手镯颜色稍深,是你父母传给他的。那天,很多像他一样的顾客来到店里加工“金银”首饰,都要排队等候。整个等待和处理时间约为5小时。到店后,他添加了约30克银珠,准备了一对“镀金” 银手镯、戒指一对、项链一条。他还特意建议自己和女友的名字都是英文戒指内侧用大写字母大喊大叫。其实早在今年7月份,周文就已经针对店里的“三金”进行了优化。当时黄金的价格是700多一克。 “我想我应该等一段时间,慢慢来。”没想到金价持续上涨,很快就超出了预算。对他来说,“三金”是符合婚姻习俗的,也是仪式感的体现。他们可以“降级”,但不能缺席。 “我也想要纯金,但是现在价格太高了,超出了我们的使用能力。”周文表示,考虑到现实的经济情况,他决定先做金银首饰。 “男方当然想买纯金的,但毕竟以后我们还要生活在一起,我想我以后不能勇敢的让他慢慢去做。”